再餵食症候群,你不可不知
營養師告訴你
【再餵食症候群】,你不可不知
再餵食症候群 (Refeeding Syndrome),是一種營養不良患者在開始進食後,可能發生的嚴重併發症。通常為飢餓很久的病人在長期禁食或營養不良狀態下,身體會進入分解代謝狀態,以維持生命所需的能量。當患者突然開始進食後,胰島素分泌增加,促進葡萄糖的利用,而原本就缺乏的電解質和微量元素,會因為胰島素的作用而被細胞大量吸收,進而導致體液與電解質失衡,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再餵食症候群的常見症狀包括:
低血磷:造成心律不整、肌肉無力、呼吸困難、甚至昏迷
低血鉀:造成心律不整、肌肉無力、抽搐
低血鎂:造成肌肉抽搐、心律不整、精神混亂
水腫:造成體重增加、呼吸困難
肝功能異常
心臟衰竭
再餵食症候群的發生率約為 10-20%,危險因子包括:嚴重營養不良:BMI 小於 16 kg/m2過去 3-6 個月內體重減輕超過 15%禁食超過 10 天血磷、鉀、鎂等電解質偏低
再餵食症候群的預防方法包括:
在開始進食前,先評估患者的營養狀況,並補充電解質和微量元素在開始進食後,應逐漸增加熱量和營養的攝入密切監測患者的臨床症狀和血液檢查結果營養師提醒,再餵食症候群是一種可預防的併發症,但如果不加以注意,可能會導致嚴重後果。因此,在營養不良患者開始進食後,應由專業的醫師或營養師進行評估和監測,以確保患者安全。
以下是一些再餵食症候群的預防和治療措施:預防措施在開始進食前,先評估患者的營養狀況,並補充電解質和微量元素。在開始進食後,應逐漸增加熱量和營養的攝入。密切監測患者的臨床症狀和血液檢查結果。
治療措施
補充電解質和微量元素。調整營養攝入,避免過度進食。監測患者的臨床症狀和血液檢查結果。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有再餵食症候群的風險,請務必諮詢醫師或營養師,以獲得專業的建議和照護。